膠(州)新(沂)鐵路電氣化工程可行性研究

完成單位:中鐵電氣化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獲獎情況:2012年度全國優秀咨詢成果二等獎
簡要說明:
膠新鐵路地處山東省的東南部和江蘇省的東北部,東瀕黃海,是東北地區至東南沿海地區區域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線路呈南北走向,北起膠濟線膠州站,向南途經諸城市、五蓮縣、莒縣、沂水縣、沂南縣,在臨沂市境內與新菏兗日線相接,再向南經郯城縣后接軌于東隴海線的新沂西站,正線全長約303km,為國鐵I級單線鐵路。
本線向北與哈大線、煙大輪渡、藍煙線貫通,向南與新長鐵路接軌,形成連接東北地區、山東半島地區與長江三角洲地區的便捷貨運通道,為上述地區的物流運輸提供了一條捷徑。本線同時還與既有的東西走向鐵路大動脈膠濟線、新菏兗日線和東隴海線徐州至連云港段相連,對完善路網構成,增加路網機動靈活性,提高沿海地區煙臺、威海、青島、黃島、日照、嵐山、連云港等港口的吞吐能力起到了積極作用。
膠新鐵路為既有線電氣化改造工程,本項目既有線路為單線,到發線長850m,內燃牽引,機車類型為內燃DF4,列車最高運行速度120km/h。本次改造主要包括:車站到發線延長1050m,行上店至膠西增二線工程,臨沂地區新建南西、北西聯絡線工程,新建廟山、高峰頭兩座會讓站以及全線電氣化掛網及相關工程。
電氣化改造完成后,線路標準維持既有,牽引定數提高至5000噸,機車類型為SS4(貨)和SS7(客),正線最大限制坡度6‰,線路最高運行速度120km/h。
膠新電化工程于2013年3月正式開工建設,2014年11月1日膠州至臨沂北段電化正式開通運營,2015年9月12日臨沂北—新沂西電化工程正式開通運營,2015年12月16日臨沂南至沭埠嶺新建南沭聯絡線開通運營,至此膠新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全部開通運營。開通運營以來各方面反映良好,各系統工作可靠、運行穩定,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保護效益,促進了國民經濟的發展。
在項目進展過程中,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進了研究:
(1)著眼于沂蒙老區經濟發展和整體路網協調,為項目建設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項目所在區域位于著名的革命老區——沂蒙山區,該地區曾經為我國革命事業做出過巨大犧牲和貢獻,沿線交通設施較薄弱,經濟不發達,勘察設計工作從區域經濟和路網通道需求的戰略高度,重點對區域及沿線礦產資源、旅游資源、產業布局、路網結構和沿線經濟結構等進行調查分析,重點從路網結構出發,提出本項目電氣化改造的必要性。
(2)落實可持續發展,以全新的環保理念貫徹項目勘察設計方案
勘察設計工作中,充分考慮了建設項目對環境的影響,最大限度保護沿線環境和資源。取棄土場盡量利用既有或選擇荒山、荒地,并進行植被護坡等措施;改造和新建路基邊坡多采用骨架護坡和植被護坡;在鐵路通過人口集中居住區域和醫院、學校等地區采取聲屏障等防護措施,確保對沿線人民生活和環境影響最小。
(3)采用新技術、新方法,提高咨詢工作的效率和成果質量
勘察設計過程中,使用了多種模擬仿真技術,保證結果更科學、更準確。主要有:
1)列車運行模擬系統(TMS)。實時再現設計線路上的列車運行過程。
2)列車運行圖鋪畫系統(TTS)。對運營年度的列車運營組織進行仿真和分析。
3)牽引供電仿真系統(CDSP);谟邢拊治鏊枷,在構建供電系統節點網絡的基礎上,結和列車運行,對網絡各節點電氣特性進行實時分析。
4)接觸網系統弓網動態仿真模擬系統(CPS)。分析接觸網的受電弓的關系。
(4)經濟評價合理客觀,推薦方案的財務評價和社會評價結果可行
項目勘察設計過程中,根據地區經濟發展、通過客貨流量調查預測、主要技術標準選擇,在此基礎上,計算效益和費用。從鐵路企業的財務角度分析、計算項目的財務盈虧能力和貸款償還能力,確定本項目財務可行;從國家整體角度分析、計算項目需要國家付出代價和對國家的貢獻,根據項目對國家經濟的凈貢獻,判斷本項目國民經濟可行。
(5)本線的電化擴能改造可改善沿線地區周邊環境,保持地區經濟可持續發展
本項目將目前的內燃牽引改為電力牽引,電力牽引不僅可以利用煤炭產生的電能,同時也可以利用水能、風能、核能等多種清潔能源,大力發展電力牽引,對于減少我國對石油的依賴發展,充分利用各種清潔能源具有重要意義,對減少環境污染,凈化空氣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推廣應用情況:
膠新鐵路地處沂蒙山區,在項目前期勘察及設計過程中針對山區地質多以石質為主的特點,接觸網專業經過多次現場勘察及數據分析,設計了針對石質地段的接觸網錐形、錨桿、錨樁基礎,其基礎形式在此后的豐沙線、黎湛線、焦柳線等多條干線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中得到了推廣應用,極大的提高了施工的效率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