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成下行線K313+950~K314+300山體地質災害治理工程

抗滑攔石樁板墻及被動防護網
錨索框架梁施工照片
完成單位:中鐵西安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獲獎情況:2016年度陜西省優秀工程設計一等獎
成果水平:國內領先
簡要技術說明:
寶成下行線K313+950~K314+300右側山體涉及崩塌堆積體滑塌和危巖崩塌落石等嚴重的地質災害,在“5.12地震”和連續暴雨等多重自然因素作用下,形成了地質災害規模大、致災機理復雜、對既有鐵路運營安全風險極高和治理難度大等特點。特別是災害區地形陡峻、治理措施設置空間嚴重受限和錨索加固危巖區須穿越深寬裂縫是本項目的兩大技術難題。本項目設計團隊針對以上技術難題進行了科技攻關,針對性地解決了災害區抗滑攔石和錨索跨越深寬裂縫關鍵技術痛點。主要創新點如下:
1、攔石抗滑樁板墻新型結構
在崩塌堆積失穩和危巖落石發育區,首創性地采用攔石抗滑樁板墻結構。既能加固潛在滑動的崩坡積體,又能通過在露頭樁板墻后碼砌片石緩沖帶攔截A、C區后緣陡壁上的危巖落石。為了增加有效攔截高度,在樁頂設置了最高能級5000kJ的被動防護網攔擋。被動防護網考慮永臨結合,在施工階段作為臨時防護后拆建于樁頂?够瑪r石樁板墻結構成功有效地解決了抗滑和攔石雙重問題。
2、錨索套管搭橋跨縫技術
在錨索穿越寬大裂縫時,設計首創性地采用套管搭橋跨縫錨索,即先通過自由段鉆孔向裂縫填滿麻筋和碎石,防止鉆頭在裂縫處掉落,其次在錨索過縫位置增加一段波紋套管搭橋跨越裂縫防止注漿時跑漿,從而完成注漿,成功解決了錨索通過寬大裂縫這一技術難題。
推廣應用情況:
本項目設計采用的新型結構和關鍵技術多次應用于山體地質災害治理工程設計與施工中,為成功治理既有鐵路線發育的崩塌、滑坡等復雜地質災害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取得了顯著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節約投資數億元。
目前推廣到了正在建設的寶成線、襄渝線地質災害治理以及朔黃鐵路大中修等工程中。